科技明星:“科研的最終目的是造?;颊摺?/strong>
一家視軍民健康事業高于一切的醫院,絕不僅僅滿足于服務來院治療的廣大患者。近5年來,302醫院先后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863”“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軍地科研項目200余項,產出包括4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內的高等級成果27項,獲得專利50余項,科研成果數量在全國傳染病醫院中遙遙領先。
1998年,王福生拒絕了美國紐約大學西奈山醫學院的高薪聘請,帶著國內緊缺試劑、重要菌種及實驗設備回到了302醫院,后來擔任全軍傳染病研究所所長、肝病生物治療研究中心主任。他深知有些慢性乙肝患者雖然花費了昂貴醫藥費,治療效果很不理想。于是,他把慢性乙肝臨床診治面臨的難點作為科研攻關的重點,提出了免疫細胞治療慢性肝炎的想法。從乙肝患者到健康人有多遠?王福生苦苦思索,向解決人類乙肝終極目標發起沖鋒,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乙肝治療的“爬坡假說”, 2011年完成“人體免疫應答影響乙型肝炎臨床轉歸及抗病毒療效”研究成果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一名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幸福,不在于獲了什么獎,而在于研究成果能否應用于臨床,科研的最終目的是造?;颊??!边@是302醫院科研人員的共識。
正是有一份對人民健康的責任,一份對科研工作的執著,使全軍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肖小河對醫學知識無限追求,他說:“中醫藥是中國的國粹,中醫藥技術開發不能‘讓老外牽著鼻子走’,科學研究不能‘跟著老外感覺走’”。為此,近年來,肖小河先后打造了四張靚麗的“學術名片”,提出了中藥大質量觀及實踐”、“藥性熱力學觀及實踐”等重大科研理論。
在肖小河身上,有一種可貴的治學理念——“研道地中藥,做地道學人”。 他獲得全國首個“道地藥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道地藥材”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編撰了我國第一部大型軍事中醫藥學專著《中國軍事本草》,都極大地推動了國家和軍隊的中醫藥事業不斷前行與壯大。作為學術團隊的領軍人物,他最為驕傲的就是擁有一個這樣的“金字塔”式的學術梯隊。
在我國傳染病病理學科的最高殿堂,每天來自全國各地源源不斷的疑難傳染病病例,在這里一一都被確診,因為這里有一顆璀璨的 “科技之星”,他是我國傳染病病理學科最年輕的領軍專家、302醫院病理診斷與研究中心主任趙景民。針對我國肝病大國的特點,他挑起構建我國首個肝病譜的重擔,帶領創新團隊通過對近3萬例肝穿、血清標本,進行病理再診斷和實驗室再檢測,成功繪制出我國第一張肝臟疾病譜。使乙肝相關肝細胞癌風險預測跨越10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