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速遞)撕掉貧困標簽 如何續寫“山海佳話”?
中新網北京3月11日電 (記者 李佩珊)“東南風吹西北暖,那年你到咱家來,拔掉窮根把花栽,美得喲,沙漠變花?!?021年初熱播的電視劇《山海情》,取材于福建與寧夏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實踐。閩寧鎮——這個因兩地攜手而來的小鎮,在全國兩會期間,成為了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山海情》中,從福建來的凌教授帶著菌草為寧夏人免費教技術。依靠菌菇產業,成千上萬農民增加了收入。”全國人大代表、吳忠市紅寺堡區紅寺堡鎮農民馬慧娟說,對于西部欠發達省份而言,產業依然是鄉村振興的關鍵。
圖為2020年10月14日航拍的位于寧夏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的中國(寧夏)國際葡萄酒博覽會永久性會址——寧夏賀蘭紅共享酒莊。 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產業園管委會供圖
凌教授的原型是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占熺,他也是上萬福建援寧干部和技術人員的縮影。在2月25日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他與永寧縣委常委、閩寧鎮黨委書記張文再度碰面,分別捧回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全國脫貧攻堅楷模”的榮譽勛章。他們定下約定,今年在閩寧鎮再聚首。
1997年至今,從單向扶貧到產業對接,從經濟援助到社會事業多領域深度合作,福建為寧夏帶來致富信息和新的觀念,協作形成獨具特色的“閩寧模式”。在閩寧鎮示范帶動下,寧夏涌現出110個閩寧協作示范村、78個閩寧協作移民新村、320個易地搬遷安置區,累計接收西海固地區易地搬遷移民100多萬人,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致得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長效機制,提升脫貧地區整體發展水平。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認為,要深化東西部產業對口協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就要繼續探索完善東西部產業協作機制,強化產業協作的要素保障支撐,進一步激發西部地區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全國人大代表、寧夏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李郁華建議,在國家層面建立更高水平的東西部經濟協作新機制,發揮不同地區比較優勢,優化資源配置利用,通過共建飛地經濟、飛地園區支持西部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支撐。
“東西部協作讓‘輸血’變‘造血’,枸杞、葡萄、肉牛等已成為寧夏九大重點特色產業?!比珖舜蟠?,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表示,跑好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接力賽”,要抓好銜接,把寧夏特色優勢產品與福建的龍頭企業、東部的大市場對接起來,既要實現種得好養得好,也要實現賣得好?!皩幭囊迅=ㄆ髽I的技術、人才優勢很好地利用好發揮好,尤其在民生領域,打造閩寧協作升級版。”
目前,打造閩寧葡萄文化小鎮已被寫入銀川“十四五”發展規劃中,以紅色黨建、紅酒品鑒、酒莊游玩、生態觀光、休閑自駕為主題的“閩寧風情游”也成為了文旅投資方的投資重點。
“春節前后,每天都有近1000人來閩寧鎮‘打卡’,新的游客接待中心已經開始運營?!睆埼奶寡?,文化旅游產業將是閩寧鎮未來的主攻方向,“我們每年都去福州、廈門等地進行葡萄酒推介,今年,我們的釀酒葡萄種植面積擴大了約1.5萬畝。游客來旅游,還能現場體驗釀酒、感受葡萄酒主題民宿,我們的觀光鏈將無限延長?!?/p>
撕掉貧困標簽,福建與寧夏的“山海攜手佳話”仍在持續上演,全國政協委員、寧夏社科院社會學法學研究所所長李保平表示,閩寧兩省之間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巴七M和拓展互聯網上農特產品品牌的銷售,新的發展格局不單純是人流、物流相互之間打通,更重要的是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