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6日電(記者樊曦、王優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把擴大內需作為工作任務的第一條,強調要“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綜合一司副司長黃良浩在新華社6日推出的“中國經濟圓桌會”大型全媒體訪談節目上表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激發內需潛力,需要從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三方面明確發力點。
“一是提升消費能力,也就是解決有錢消費的問題,這是最基礎的。”黃良浩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就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等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是增加優質供給。黃良浩表示,有需求但有效供給不足,也是影響消費的一個重要問題。從經濟循環的角度講,一個人的消費就是另一個人的收入,所以要積極破解消費供給的結構性矛盾,更好滿足多層次消費需求。
三是改善消費環境。黃良浩表示,這意味著要重點解決大家反映突出的消費問題,改善消費體驗,提升消費意愿。
投資方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投資效益,就發揮好各類政府投資工具作用、支持和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等作出部署。對企業和消費者來說,內需是自己家里搬不走的市場,是取之不盡的“聚寶盆”。擴大內需意味著市場容量越來越大,經濟循環越來越強,發展機會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在經濟運行承壓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保障民生?黃良浩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一個重要理念和要求,就是強調經濟政策的著力點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強化宏觀政策民生導向。
“這是制定宏觀政策、加強宏觀調控上的重要創新。”黃良浩表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經濟運行承壓、有效需求不足的時候,更要重視做好民生工作,努力形成“民生改善、需求擴張、經濟增長”的正向循環。
【責任編輯:王月博】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京ICP證040089號-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