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理】建設網絡命運共同體,為互聯網治理提供思想指南
陸峰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 副所長
11月7日,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 —— 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浙江烏鎮召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賀信中強調,世界各國雖然國情不同、互聯網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愿望相同、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利益相同、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國應該深化務實合作,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習近平主席的賀信深刻分析了互聯網發展現實和未來,指明了世界互聯網發展的共同路徑。
分析各國推進數字世界發展過程中的“三個不同”
一是各國國情不同。不同國家由于政治體制、經濟制度、社會發展、文化傳統、民族風俗、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同,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需求、路徑和方式會有所不同,因此在網絡發展道路、網絡管理模式、互聯網公共政策、參與國際網絡空間治理等方面也會有所不同。
二是互聯網發展階段不同。不同國家由于網絡信息產業發展、網絡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網絡安全保障、互聯網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等方面發展水平不同,互聯網建設、發展、運營、管理等技能水平會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鼓勵、支持、保障和治理互聯網方面的政策也會有所不同。
三是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不同國家由于政治體制改革、經濟轉型升級、社會融合發展、文化繁榮振興、民族宗教融合等方面面臨的挑戰不同,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步伐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在推動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時間、路徑、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
分析各國推進數字世界發展過程中的“三個相同”
一是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愿望相同。數字經濟已經代表了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世界主要國家都把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后金融危機時代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培育經濟新動能、構筑競爭新優勢的重要抓手,因此世界各國在共享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共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等方面愿望是相同的。
二是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利益相同。網絡安全已經超出了技術安全范疇,關系到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今天,大規模網絡故障引發的社會影響和問題,比斷水斷電引發的社會危機更為嚴重。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由于網絡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不同或能力有限,都面臨著各種網絡攻擊、網絡威懾等嚴峻挑戰,但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利益是相同的。
三是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的需求相同。當前互聯網正在加速和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但恐怖、淫穢、販毒、洗錢、賭博等傳統犯罪活動也正在快速向網絡空間蔓延,成為了制約和威脅數字經濟健康發展重要因素之一。各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有很大差異,但在加強網絡空間治理、促進網絡空間清朗安全、支撐和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等方面世界各國需求是相同的。
指明各國推進數字世界發展路徑:構建網絡命運共同體
一是深化務實合作。聯通是網絡和平臺價值不斷最大化的前提,網絡空間互聯互通,網絡空間規則制定、網絡經濟發展、網絡安全挑戰等都是全球性問題,世界各國只有深化務實合作,才能構建公平公正的網絡空間運行秩序、共同推動網絡經濟發展、協同應對網絡安全問題,才能促進互聯網更好地造福人民。
二是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要讓更多國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時代的快車、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必須堅持同舟共濟、互信互利的理念,擯棄零和博弈、贏者通吃的舊觀念,創造網絡空間更多利益契合點、合作增長點、共贏新亮點,推動彼此在網絡空間優勢互補、協同共進、共同發展、共贏未來。
三是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互聯、共治是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前提和路徑,要深化網絡基礎設施聯通、網絡信息產業發展、網絡文化交流合作、網絡空間監管治理、網絡空間安全防御等多個領域互信,加強網絡基礎設施、網絡經濟發展、網絡社會運行、網絡政治生態、網絡安全威脅共治,以互信和共治推進數字世界持續發展。(責任編輯: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