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郎加澤仁
7月24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來華出席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習近平就中歐關系未來發展提出三點主張:一是堅持相互尊重,鞏固伙伴關系定位;二是堅持開放合作,妥善處理分歧和摩擦;三是踐行多邊主義,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秩序。
同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與科斯塔、馮德萊恩共同主持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時指出,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合作始終應是中歐關系的主基調。馮德萊恩表示,與中方的會談坦誠務實。科斯塔強調了推動建立公平、平衡和互利關系的重要性。
會晤期間,中歐雙方圍繞貿易、地緣政治挑戰和氣候變化等議題深入交換意見。馮德萊恩和科斯塔表示,貿易問題與烏克蘭危機是歐方在中歐關系中的核心關切,也是此次希望與中方領導人重點溝通的關鍵議題。在貿易問題上,馮德萊恩強調推動中歐貿易關系再平衡的重要性,并期望中歐在產能過剩、貿易逆差、市場準入及出口管制等問題上取得實際進展。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科斯塔表示,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肩負著推動俄烏停火的特殊責任。盡管中歐之間仍需時間妥善處理分歧,但雙方在復雜變局中尋求共贏的意愿依然堅定。在堅持多邊主義、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貿關系更加均衡發展以及就地緣政治問題開展對話等方面,雙方已達成重要共識。
一是深化氣候變化合作。氣候行動成為此次會晤的重要成果之一。雙方共同發表《中歐領導人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重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并將在能源轉型、甲烷治理、碳市場建設、綠色技術等領域加強合作。雙方承諾在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國際平臺上協調立場,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邁上新臺階。
二是堅定維護多邊主義與規則為本的國際秩序。雙方一致認為,應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強調在全球性挑戰面前加強協作、共擔責任。雙方均承認,在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加強溝通、增進信任、深化合作至關重要。
三是推動經貿關系更加平衡互利。歐方表達了對市場準入不平衡、產能過剩、出口限制等長期問題的關切。中方表示重視相關問題,愿加強溝通協調,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雙方同意打造“升級版”中歐出口管制對話機制,以保證中歐產供鏈穩定。
四是就地緣政治問題進行坦誠對話。歐方希望中方運用影響力推動烏克蘭危機的和平解決。中方強調應全面客觀看待沖突根源和演變,主張通過對話斡旋推動局勢緩和。
總體來看,此次峰會展現了中歐雙方在堅持多邊主義、應對氣候變化、推動雙邊關系穩定發展方面的共同意愿和坦誠交流,也反映出中歐關系在合作與挑戰中不斷演進的現實格局。李強表示,中方愿在貿易、投資和綠色技術等領域拓展合作,并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分歧。馮德萊恩指出,歐中關系本身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歐盟將繼續奉行獨立自主的對華政策。科斯塔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是雙方的共同優先事項,構建公平互利的貿易關系應成為雙方的共同目標,并強調歐盟將繼續致力于深化與中國的雙邊關系。(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