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理論中國>

探索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2025-08-12 16:18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學思踐悟】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數字文化產業成為激發消費潛力的“新引擎”。數字影視、數字動漫、數字游戲、數字藝術等新興業態在提供大量新就業崗位的同時,也為人民群眾帶來了新的文化體驗和精神滿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新時代新征程,提升文化建設水平,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要以數字技術賦能文化產業,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守正創新,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消費品質。發展數字文化產業,首先要牢記講好中國故事的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尋求平衡,扶持“主旋律數字文化精品”,在真實鮮活的人民生活中尋求情感共鳴。針對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和不同地域的受眾群體,產出更多反映時代精神、促進情感共鳴的優質文化產品。借助數字技術豐富文化服務方式,開發個性化、定制化的文化產品與服務,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培育文化新業態,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立體化、沉浸式的數字文化體驗,拓寬文化消費場景。利用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產品創新,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激活沉睡的文化資源,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推動文化傳播方式數字化升級。

激發創作熱情,構建全民參與的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生態。將數字技術應用于文化產品的智慧設計、智能生產、精準傳播、互動體驗等領域,有利于提高文化產業的群眾參與度,提升文化內容的生產效率和傳播速度,更好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文化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身份融合,定期舉辦全民參與的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數字文化創作大賽,激發人民群眾的創作熱情,產出更多個性化的文化作品。鼓勵各地挖掘本地文化特色,開展地方性數字文化創作活動,通過數字化平臺,推動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創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文化融合。圍繞傳統節日、非遺資源等,開展各類文化主題活動,通過數字化手段,讓傳統文化以更現代、更貼近人民群眾的方式呈現,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創作。在部分地區試點全民參與數字文化創作的示范區,建立創作者社區分享平臺,探索可推廣的經驗。

實現普惠均等,建立城鄉聯動的數字文化共享機制。針對我國城鄉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差距相對較大、鄉村數字文化產業比較落后的現狀,擴大農村特別是中西部農村的數字基礎設施覆蓋范圍,建立城鄉文化資源數字化共享平臺,確保文化資源通過數字化手段惠及全體人民。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縣域數字文創項目,促進鄉村文化遺產的開發利用,定向補貼農村居民文化消費。借助數字技術加快人才、數據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共享,提高文化產業要素在東部與中西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流轉和協同配置效率。通過數字出版、在線直播、微短劇等數字文化產業新業態打破文化要素流動的區域壁壘,降低人民群眾享用優質文化產品的門檻。同時,依托數字孿生、元宇宙等技術促進圖書館、藝術館、文化產業園區等實體場所開發虛擬文化產品,打破傳統文化產業的時空限制,發揮地理空間與虛擬空間的交互聯動效應,彌合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打造城鄉聯動的數字文化共享空間,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和偏遠地區延伸,讓農村居民享受政策紅利。

促進跨業融合,增強數字文化產業對其他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充分發揮數字文化的賦能作用,加快數字文化產業與旅游業、制造業、農業等的有機融合,實現文化產業鏈的橫向延伸,形成文化資源的多業共享。實現數字文化與旅游業的融合,為人民創造更多深度領會各地區、各民族特色文化的機會,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開發文化旅游數據資源庫,依據游客的不同需求優化文旅場景和體驗項目,為人民群眾帶來具有時代特色的精神滿足。實現數字文化與制造業的融合,提升制造業產品的文化內涵,推動文化創意與制造技術的雙向賦能。實現數字文化與農業的融合,將文化元素融入農產品包裝和銷售等環節,催生特色農產品品牌,以發展生態農業帶動農民增收,實現文化傳承與鄉村振興的共贏。

推動數據賦能,充分發揮文化數據要素的獨特作用。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文化數據的采集和整理,通過數字化手段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神話故事、中國歷史名人故事等進行挖掘,建立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庫和素材庫。制定統一的文化數據標準,確保數據的規范性、兼容性,利用數據加密、區塊鏈等技術,提升文化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建立全流程、分類分級的文化數據保護管理制度。構建不同類型的文化大模型,向社會公眾、企業和研究機構提供文化數據共享服務,利用數據技術開發兼具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文化IP,推動數字影視、數字游戲、數字文旅等產業的發展。通過海量數據分析文化消費趨勢和不同用戶偏好,了解公眾的文化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文化內容推薦和服務,增強用戶黏性。構建文化數據要素交易中心,在部分地區或領域開展文化數據應用和交易試點,探索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積極參與文化數據領域的國際標準制定,構建跨文化數據分析平臺,提升中國在國際文化數據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加強通力合作,構建多主體協同的治理機制。牢記“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的要求,警惕資本在數字文化產業中的無序擴張,大力倡導科技向善,搭建數字文化產業監管大數據平臺,壓實平臺各方責任,利用人工智能和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對不良內容進行精準識別與快速處理,堅決糾正流量至上的歪風,培養更多傳播正確價值觀的網絡主播。建立政府引導、行業自律、企業參與、社會監督的協同監管模式,明確不同責任主體在數字文化產業監管中的定位,加強跨區域、跨部門的協調聯動監管。制定與完善人工智能相關法律法規,對侵權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數字音樂、數字藏品、數字出版等,明確其侵權行為的判定標準和懲罰措施。制定數字文化產品質量和安全標準,例如,數字游戲防沉迷系統標準、數字影視作品畫質和音頻質量標準等。設立專項資金,支持行業協會、科研機構和社會大眾參與監督和治理,構建多主體協同的治理機制。

(作者:潘愛玲,系山東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管理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se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美女主播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美女被到爽了流漫画| avav片在线看| 欧美a级v片不卡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男小|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官网| 亚洲一级免费毛片| 男男同志chinese中年壮汉| 国产午夜鲁丝片AV无码|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岛国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热视频|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一二区| 91一区二区视频| 娇小xxxxx性开放|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欧美人与物另类|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网站|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大片www|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天天操狠狠操夜夜操| 中文国产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夜夜嘿视频免费看| 三中文乱码视频|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高清有码国产一区二区| 好男人好视频手机在线|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