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球疫情發展的拐點尚未到來,疫苗研發也還存在高度不確定性。部分前期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的國家最近已經出現了疫情二次爆發的情況,而部分疫情還在持續惡化的國家存在失控的風險,部分已經迎來疫情拐點的國家也可能面臨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這都將影響經濟衰退程度以及疫后恢復的節奏。下半年海外疫情風險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印度、巴西等發展中人口大國疫情失控;二、歐美國家經濟恢復過程中因為疫情未徹底控制而出現二次爆發的風險。6月中旬,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與韓國位于世宗市的海洋水產部幾乎在同一時間出現了兩位數的新增確診病例,再次提示疫情二次爆發的風險依然不容小覷,在疫情防控方面仍需保持底線思維。
全球疫情持續期的延長和嚴重程度的加劇,使得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比年初的預期更為嚴重。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了2020年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預期,一致預測2020年世界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4月份的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為負增長3.0%,貿易增速為負增長11%,分別較2019年增速回落5.9和11.9個百分點。世界銀行在6月份的年中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為負增長5.2%,貿易增速為負增長13.4%,分別較2019年增速回落7.6個和14.2個百分點,這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個月前預測的衰退程度更為嚴重。
全球經濟衰退和外需緊縮,意味著下半年中國出口和外向型企業面臨的壓力依然較大。同時,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和蔓延的巨大沖擊和西方發達國家民粹主義催生的貿易保護主義激化的雙重背景下,中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依仗和依賴的全球貿易體系正在處于一個根本性的收縮、調整和重構的戰略期,導致全球經濟可能處于一個較長時期內的大停滯甚至大衰退階段,從而對中國經濟外部環境造成更大的負面擠壓效應。
執筆人:劉曉光、劉元春、閆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