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智庫中國>

西部地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2024-08-01 14:31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內蒙古一家企業研發的智能機器狗。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管委會供圖

  國能寧煤年產400萬噸煤制油裝置區。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供圖

  青海德令哈市光伏(光熱)產業園的光熱電站。新華社發

  2023年西部地區各省區市地區生產總值(億元)

制圖:陳恒、陳之殷

  2022年西部地區各省區市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萬元)

制圖:陳恒、陳之殷

【圓桌對話】

編者按

 西部地區具有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也面臨著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短板不足和迫切需求。今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青海、寧夏等西部地區考察時,多次就“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重要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部署中,如何更準確認識和把握西部地區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稟賦優勢,處理好傳統優勢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系,破解創新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不足等問題,成為社會各界尤其是西部地區關注的焦點之一。為此,本版邀請西部地區和區域經濟研究領域專家學者,圍繞“西部地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展開討論。

 嘉賓:

 賈若祥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

 黃慶華 西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許峰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

 杜青華 青海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

 主持人:

 本報記者 陳之殷 陳恒

1.西部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探索

主持人:去年7月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四川、黑龍江、浙江、廣西等地考察調研時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一年來,西部地區在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進行了哪些探索?

 許峰:就現階段來看,西部地區的探索主要圍繞新型工業化、現代化產業集群等重點任務來展開,在2024年地方兩會上,西部地區的12個省(區、市)均把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各地重點工作,5個省(區、市)均提出布局新能源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鏈,6個省(區、市)布局新材料、新型儲能材料產業,3個省(區、市)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產業集群。如云南提出建設“綠電+先進制造業”、硅光伏產業、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鏈;重慶提出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先進材料、智能裝備及智能制造等多個萬億級、千億級現代化產業集群;四川提出建設新型顯示、航空航天裝備、無人機產業集群;貴州布局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航空航天及裝備制造業、健康醫藥產業等,積極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建設,聚焦煤礦、化工、新材料、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8個重點行業推動智能化轉型。

黃慶華:西部地區在探索新質生產力發展方面具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積極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比如,聚焦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補鏈強鏈,構建高效分工、錯位發展、有序競爭、相互融合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二是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加快新質生產力的孵化培育,打造科技創新中心、推動經濟數字化轉型,進一步提升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等領域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能力。三是強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支持。圍繞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布局政策支持體系,強化科技、人才、金融政策支持,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2.西部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獨特優勢

主持人:西部地區先進生產要素相對不足,是否意味著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只有劣勢、沒有優勢?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能否為西部地區帶來將劣勢轉變為優勢的機會?

 黃慶華:西部地區發展新質生產力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區位優勢。西部地區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門戶,也是連接東西方的重要通道。應充分發揮這一區位優勢,持續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好利用好各類產業園區、邊境經濟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自貿試驗區等平臺,扎實推進與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二是自然資源優勢。西部地區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水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國防邊境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必須統籌發展和安全,做大做強一批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提升能源、資源等重點領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風能、光伏能等綠色能源的開發利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三是經濟成本優勢。西部地區總體要素成本相對較低,具有一定的區域競爭優勢。只要加大力度推動勞動力、資本、土地、知識、技術、數據等要素便捷化流動、網絡化共享、系統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就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大幅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賈若祥:西部地區國土面積廣闊,部分地區資源稟賦條件好、產業基礎雄厚、發展潛力大。比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關中平原城市群、黃河“幾”字彎都市圈、蘭西城市群、天山北坡城市群等,優質生產要素不斷向這些優勢地區集聚,讓這些地區成為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領區和率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承載地。西部地區應遵循不同地區國土空間的主體功能定位,探索與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總體要求相適應、與自身比較優勢相適配、與當地主體功能定位相協調的新質生產力發展之路。一是促進人口和產業向城鎮化地區高效集聚,在城鎮化地區“種植”好企業和城市,不斷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推進內陸腹地城市建設,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通過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形成更多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新業態新模式,更好保障國家產業安全。二是農業地區要“種植”好糧食,樹立大食物觀,不斷推進生產經營方式創新,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通過在農業領域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更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三是生態地區要“種植”好樹和草,堅持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加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西部,更好保障國家生態安全。

杜青華:一方面,切不可拋開西部地區的現實基礎和約束條件,搞不切實際的“彎道超車”,盲目追求脫離當地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產業布局;另一方面,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讓西部地區的稟賦優勢成為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新的技術能夠將西部地區的一些劣勢轉變為優勢。例如,近年來,在科學技術的賦能下,昔日海拔高、氣候冷、空氣干、雨少風多、沙漠戈壁荒漠面積大等諸多發展劣勢,現在已轉變為青海不可多得的資源稟賦優勢。青海能源資源富集,全省太陽能年總輻射量位居全國第二,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位居全國第五,是我國第四大風場,可用于新能源開發的荒漠化土地超過10萬平方公里,是國家不可替代的能源安全戰略要地。未來包括青海在內的廣大西部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路徑,就是要緊緊圍繞“綠色生產力”這個突破口,深化東西部科技合作和技術轉移合作,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符合本地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走好綠色低碳發展這個新賽道。

3.西部地區如何統籌好“新”與“舊”的關系

主持人:傳統產業在西部地區經濟中占比一般較高,如何統籌好新質生產力發展與傳統優勢產業的關系?

 黃慶華:傳統產業是推進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載體,是孕育新質生產力的肥沃土壤,不應被簡單視作“低端產業”而一味將其退出。大部分西部傳統產業依然擁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而且改造升級后還可成為驅動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力量。應盡力推進西部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能源化工、資源深加工、農牧業及加工、裝備制造等特色優勢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通過加快傳統優勢產業技術改造,大力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促進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提質、增效。大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特別是通過數字賦能企業生產方式和組織模式創新變革,充分利用新技術實現傳統工藝和裝備更新、產品結構優化、全過程清潔生產、經濟資源高效利用、產品鏈逐漸延伸、發展方式逐步轉變,在保持競爭優勢的同時,更好適應市場需求和發展態勢。

許峰:西部地區傳統優勢產業大多基于各地區資源稟賦條件,并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傳統產業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基礎,培育新質生產力可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兩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例如,貴州正在通過“富礦精開”不斷提高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貴州礦產資源中49種礦產儲量居全國前十,礦產資源產業在開好、用好、發展好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圍繞礦產資源稟賦與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培育不斷做足礦產業文章,著力推進煤化工、磷化工等集群發展,煤礦規模化智能化、磷礦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水平穩步提升。同時,貴州在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加快布局新能源電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進裝備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不斷提高礦產資源的清潔利用、高效利用、高價值開發水平,提高“含綠量”和“含金量”,降低“含碳量”和“含污量”。

杜青華:青海依托“水豐、光富、風好、地廣”的資源稟賦和關鍵領域、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積極布局發展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產業,逐步實現了由傳統“水火互濟”向“水火風光”多能互補的電源結構轉變。與此同時,青海充分利用綠電供給豐富、氣溫冷涼、空氣潔凈干燥等優勢,積極搶抓國家“東數西算”“東數西儲”“東數西訓”“數據援青”等新機遇,大力發展綠色算力產業,在推進綠電與綠算深度融合發展方面,取得可喜成效。

4.健全西部地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體制機制

主持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制度和政策體系。西部地區如何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先進生產要素集聚不足等問題?

 賈若祥:西部地區破解創新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不足等問題,應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跨區域協同融合,從更大的區域范圍統籌資源和市場,在加強區域協作中進一步彰顯西部地區的優勢。在創新資源、人才資源、產業資源中,產業資源是最為核心的支撐,西部地區要圍繞特色優勢產業采取靈活性舉措吸引創新鏈和人才鏈,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發展。一方面,積極爭取國家依托西部地區的特色優勢產業有針對性地部署國家科技創新力量;另一方面,積極鼓勵西部地區企業部署企業的科技創新力量,形成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引領、企業科技力量為主體的互促互進的良好發展格局。

黃慶華:在產業資源方面,應積極推進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的產業合作,形成產業互補和協同發展的格局。比如,鼓勵東部企業在西部設立分支機構和合作項目,利用東部地區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帶動西部地區的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再如,支持西部地區完善承接產業轉移的體制機制。建立高效的服務和管理體系,吸引更多的投資和技術流入,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發展模式,提升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此外,還要推動西部地區省際產業協同,促進產業聯動發展,共同提升產業整體質效。

許峰:從長遠看,一是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布局創新鏈人才鏈、加快特色教育建設,圍繞優化教育結構、專業結構、人才結構,深化產教融合、科教融合、研產融合,在引進、培養、留用、科教、成果轉化等方面實現創新人才自主考核,提高創新人才鏈的培養和發展質量。同時,完善人才評價和服務保障體系,提高創新人才與新興產業發展的耦合水平,進而通過人才資源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二是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各類要素向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效配置。一方面,健全全要素參與產業發展成果的共享機制,探索要素的價值收益分配機制。另一方面,創新產業發展管理模式,更好地融入全國統一要素市場和資源市場,促進要素投入、流動、融資、生產和分配等多環節與市場主體需求相匹配,推動生產力實現質的躍遷。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女人与公狗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熟人AV一二三区| xxxwww欧美性| 日本高清乱理伦片|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 国产孕妇孕交大片孕|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成年男女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边打电话边被躁视频| 夜夜影院未满十八勿进|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一区| 最近中文字幕国语免费完整 |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 免费欧洲美女牲交视频|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美人与z0xxx另类| 免看**毛片一片成人不卡| 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观看 | 92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婷婷综合激情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樱桃视频高清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亚洲色图15p|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日韩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