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中國經濟,人大團隊發布重磅研究報告
3月1日,“中國經濟展望”系列之《中國經濟發展的“十五五”規劃前瞻研究》發布會在人民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鄭新業主持。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林尚立指出,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脈絡,科學謀劃未來發展路徑,對于應對復雜多變環境、凝聚社會共識力量、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此次發布的研究報告依托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學科優勢,面向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理論和現實問題,是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學理性的應用研究,是學校國民經濟學科群通力合作、集體攻關的智慧成果,也是積極推進有組織科研的生動實踐,不僅體現了人大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扎實的學術功底,更彰顯了人大人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使命擔當。
“中國經濟展望”研究團隊發布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十五五”規劃前瞻研究》主要成果。作為“中國經濟展望”系列研究報告開篇的《中國經濟發展的“十五五”規劃前瞻研究》,在簡要評估“十四五”規劃執行情況的基礎上,聚焦宏觀經濟發展目標、新質生產力培育和高質量發展,對“十五五”規劃時期的經濟增速、就業、國民收入分配、區域協調發展、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兩個均等化等重要方向作出前瞻性預測,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未來趨勢進行展望,并探索性提出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和政策選擇的中國人民大學“十五五”規劃方案,為我國在“十五五”時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楊志勇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十五五”規劃前瞻研究》立足現實國情、面向未來發展,兼具學理深度和實踐價值,為我國“十五五”規劃制定提供了具有前瞻性和戰略性的智力支撐。本次報告發布彰顯了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學科立足本土實踐的理論自覺,體現了扎根中國大地、服務國家戰略的學術擔當。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表示,在“十四五”規劃收官與“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交匯的關鍵節點,本次報告發布具有重要意義。在當前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報告所提出的觀點和建議,對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決策參考價值。編制和實施五年發展規劃是我國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十五五”是構建中國式現代化“四梁八柱”的關鍵時期,希望中國人民大學進一步深入深化相關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更多力量。
圓桌論壇環節,統計學者許憲春、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楊翠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秘書長張永軍、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輝、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執行院長于春海先后圍繞2025年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十五五”時期的糧食安全和城鄉協調發展、“十五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形勢、“十五五”時期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機遇與挑戰、“十五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展望等進行研討,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魏楚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