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數字治理 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王叢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4月29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正式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強調建設數字中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數字中國建設已取得顯著成效。而在當下,數字技術創新正日益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驅動力量。為此,不斷強化數智治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顯得尤為重要且緊迫。
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是發展數字經濟的核心動力。全球數字技術競爭激烈,關鍵數字技術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正引領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我國必須加強在這些關鍵領域的研究,加大科研投入,匯聚頂尖人才,打造創新高地。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科研成果的快速轉化與應用。
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是釋放數字經濟活力的關鍵舉措。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其價值的充分發揮依賴于完善的市場機制。為此,要盡快建立健全數據流通和交易機制,明確數據產權歸屬,規范數據交易流程,保障數據交易安全。目前,我國在數據確權、定價等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加快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的制定與完善。在此基礎上,積極培育全國一體化數據市場,打破地區、行業間的數據壁壘,促進數據的自由流通與優化配置。通過數據要素市場的有效運作,放大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帶動技術、資本、人才等其他生產要素的協同發展,為數字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推動數字經濟規模的持續擴張與質量的穩步提升。
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為此,一方面,要梯次培育數字產業集群,依據不同地區的產業基礎與資源優勢,制定差異化的數字產業發展策略。在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的地區,重點培育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算法等核心數字產業集群;在制造業基礎雄厚的地區,推動制造業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智改數轉網聯,夯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礎。制造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根基,其數字化轉型對于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引入先進的數字技術,實現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生產流程的數字化優化以及企業運營的網絡化協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同時,加快實施 “人工智能 +” 行動,積極培育行業垂直模型。
加強數智政府建設與擴大數智領域開放合作,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與有力支撐。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加快提升數據管理利用能力,通過整合政府各部門的數據資源,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平臺,實現數據的集中存儲、共享交換與深度分析,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提高政府公共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加強對算法的審核監督,確保算法的公平性、透明性與安全性,防止算法濫用對社會公平與個人權益造成損害。推動數智化社會治理模式創新,利用數智技術構建智能化的社會治理體系,實現對社會矛盾的及時預警、精準化解,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積極參與全球數字經濟治理規則的制定,提升我國在國際數字經濟領域的話語權、促進數字經濟的國際化發展,在全球數字經濟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
強化數智治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不斷強化數智政府建設與擴大數字領域開放合作等多方協同發力,我國數字經濟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發展前景,也必將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
編審: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