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響主旋律,共建網絡文明新高地
羅瑞明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8月28—29日,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成都舉行。本次大會以“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為主題,進一步在網絡空間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凝聚起投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磅礴力量。大會期間,開幕式、主論壇及11場分論壇內容豐富、緊扣熱點,成果發布、互動引導活動等環節各具特色、精彩不斷。
網絡文明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爭做中國好網民”到“好評中國”,從匡正“網絡亂象”到懲治“網絡暴力”,從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到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近年來,中國加快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網絡空間正能量更加充沛、主旋律更加高昂。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和廣泛普及,互聯網已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渠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文化繁榮的新載體、社會治理的新平臺。為此,要持之以恒推進網絡文明建設,堅持把文明健康思想作為引領,用主流思想、主流輿論、主流價值、主流文化主導網絡空間;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豐富優質網絡文化產品供給,引導網站、公眾賬號、客戶端等平臺,打造廣大網民喜聞樂見的特色品牌活動和原創精品,激發廣大網民創作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產品的熱情。
重視發揮道德教化作用,深耕“文化土壤”,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強化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感染力,以文化自信推動網絡文明建設,形成思想共振、情感共鳴、行動共進,把網絡文明建設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讓正確的道德取向、價值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
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近11億人(10.9967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742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8.0%。每個網民既是網絡文明的參與者,又應是網絡文明的維護者,既要有發表言論的自由,更要有維護網絡秩序的自律,不能隨心所欲信口開河,絕不允許編造虛假信息,散布惡俗言論,嚴禁為博流量吸眼球“按鍵傷人”。
網絡文明從我做起。網民要把社會責任擺到第一位,在行使表達權的同時,承擔相應的義務,以法律法規為遵循,不偏離公德,自覺遵守網絡秩序。同時,網民要不斷提升網絡安全防護意識,了解網絡新動向,掌握新技能,對虛假信息能識別得了,對是非對錯能分辨得清。以正面的態度看事情,以科學冷靜的思維分析問題,以傳播正能量為價值追求,歌頌真善美,針砭假惡丑,講好社會好故事,傳播時代好聲音,當好網絡安全“守門員”,做網絡文明的傳播者。
“立”典型,樹榜樣,向先進看齊,匯聚向上向善力量。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上,50個優秀案例正式對外發布,宣傳推廣好的事例、好的典型,形成“網民引導網民、網民教育網民、網民帶動網民”的良好輿論氛圍,讓正能量不斷集聚與擴散,廣泛凝聚起網絡文明向上向善的社會共識。講好正能量故事,唱響網絡文明好聲音,提升網絡輿論傳播力、引導力,構建網絡文明新高地。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