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群”無法阻擋全球綠色轉型潮流
韋福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任首日,便簽署行政令,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同時撤銷拜登政府的“綠色新政”,取消電動汽車補貼等。盡管“特朗普2.0”對應對全球氣候危機和新能源產業發展造成沖擊,但美國已不可能完全回到傳統的能源發展模式,也無法阻擋全球綠色轉型的潮流。
美國能源政策急轉彎,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再平衡
長期以來,特朗普推崇化石能源,反對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在其第一任期,特朗普鼓勵開采國內油氣資源,以推動美國實現“能源獨立”,鞏固能源霸權。2017年,特朗普一上任便推翻了約100項環境法規,放寬了鉆探限制,簡化審批流程,鼓勵企業開采化石能源。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后,在就職演講中明確提出,通貨膨脹危機的根源是能源價格上漲,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他將推動降低能源價格,充實戰略儲備直至峰值,并將美國的能源出口到全世界。此外,他還提出結束綠色新政,取消電動汽車補貼,拯救美國汽車工業。
特朗普的政策導向將會為美國化石能源大發展掃清障礙,也將抑制美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并對全球綠色能源轉型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但是,考慮到全球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其國內利益博弈,美國即便重回傳統能源發展模式,化石能源對新能源也不可能呈現一邊倒的絕對優勢。
特朗普難以全面清洗拜登綠色新政。特朗普雖然撤銷了拜登簽署的相關行政命令,但是不能直接推翻國會立法通過的法規,要推翻《通脹削減法案》《基礎設施法案》中關于能源的相關規定需經國會批準。
美國國內難以形成一邊倒支持化石能源的局面。盡管低價化石能源能夠助力美國制造業發展,但從長遠來看,將削弱美國在清潔能源領域的競爭力。據測算,在《通脹削減法案》等支持下,美國已經創造了至少40萬個就業崗位,很多項目在支持共和黨的選區,這些項目不可能因為特朗普的政策而消失。
新能源已經具備規模和成本優勢。近10年來,新能源技術已經實現規模化應用,成本大幅下降。隨著技術發展,新能源成本會越來越低,其環保優勢也將逐漸增大,韌性也越來越強,市場會作出理性選擇。
綜上,“特朗普2.0”時代扶持傳統化石能源是必然選擇,但是美國也不可能回到粗放式的能源發展模式,傳統能源與新能源將在博弈中形成新的平衡。
美國“退群”也難改全球綠色轉型潮流
1月20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并向聯合國遞交了正式文件,意味著一年后美國將正式退出。盡管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會有負面影響,但由于其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和共同行動,美國的政策不會改變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潮流。
作為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和歷史上最大的排放國、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無疑會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造成沖擊。其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
影響信心和士氣。當前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時期,美國退出是對多邊氣候合作的徹底否定,客觀上會對其他國家的行動造成影響,甚至可能會動搖一些國家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立場。
資金支持減少。根據《巴黎協定》,發達國家要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支持,美國退出后,勢必拒不履行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提供氣候援助的責任。
美國碳排放有可能大幅上升。根據Carbon Brief的分析,與拜登的計劃相比,特朗普第二個任期內美國碳排放將大幅上漲,到2030年,美國的排放量可能會增加40億噸,將對全球氣候造成價值超過9000億美元的損害。特朗普很可能會扼殺全球變暖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的任何希望。
不過,因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已經經歷了特朗普第一次退群,此次“退群”也早在意料之中,其沖擊遠低于第一次,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腳步也不會停下。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即便沒有美國參與,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仍將繼續。2015年通過《巴黎協定》,表明世界大多數國家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已經形成共識。雖然美國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美國退出并不會對該協定造成根本影響。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堅力量,歐盟和“基礎四國”(BASIC,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國4個主要發展中國家)仍將繼續支持《巴黎協定》,相關的行動只會強化不會減弱。
關乎人類共同命運,美國不可能缺席。應對氣候變化關系到全人類的命運。即便特朗普采取極端政策,并不意味著美國會缺席。尤其是,新能源產業將帶來新的就業,并且未來也能實現良好的盈利,特朗普的許多盟友已通過投資新能源技術獲益。就在特朗普向聯合國遞交退出《巴黎協定》的信件后,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通過發言人表示,相信美國的城市、州和企業以及其他國家將繼續展示遠見和領導力,努力實現低碳、有韌性的經濟增長,為21世紀的繁榮創造高質量的就業機會和市場。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