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克里姆林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會談。會談后共同會見記者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俄要堅持世代友好,做百煉成鋼的真朋友;要堅持互利共贏,做彼此成就的好伙伴;要堅持公平正義,做國際秩序的捍衛者;要堅持和衷共濟,做全球治理的引領者。兩國領導人簽署了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并共同見證中俄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涵蓋從全球戰略穩定、生物安全、數字經濟到電影合作等廣泛領域,為中俄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這是兩位領導人今年以來的第三次接觸,也是習近平主席時隔10年再次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慶典活動。新時代以來,元首外交引領兩國關系高水平運行并不斷提質升級,中俄關系的時代價值愈加凸顯。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正值聯合國成立80周年的歷史節點,不僅將引領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向更高水平、更廣維度邁進,更肩負著維護國際公平正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責任。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局勢變亂交織的當下,中俄兩國以戰略定力和歷史擔當,為動蕩的世界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
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長期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共贏成為中俄關系的鮮明特征。過去10年,是國際形勢大動蕩大變革的10年,也是中俄關系大發展大跨越的10年。中俄兩國都處在國家發展的關鍵階段,都致力于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基于共同利益和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構成了中俄關系強大的內生動力。新時代的中俄關系更加從容自信、穩定堅韌。2024 年中俄雙邊貿易額接近25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現階段雙方在科技創新、汽車生產、跨境電商、醫療器械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中俄合拍電影《紅絲綢》、“中俄名校10+10聯合培養優秀人才計劃”“中俄聯合科教中心建設計劃”等密切的民間往來和人文交流,日益加深著兩國人民的友誼。如今兩國合作“穩”的基礎更堅實、“進”的動能更充足,任何用“外部壓力”或“短期利益”來解讀中俄關系的說法都是狹隘和別有用心的。
中俄關系發展的邏輯非常清晰。它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時代發展進步的方向,也肩負著兩個世界主要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時代擔當。兩國樹立了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的典范: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同時也不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二戰結束80年后的今天,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在個別國家熱衷于拉幫結派、挑動對抗的背景下,不因外部壓力而動搖、不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的中俄關系顯得尤為珍貴。中俄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臺上互相支持,團結廣大全球南方國家,旗幟鮮明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獨立自主、成熟堅韌的中俄關系,成為維護全球戰略穩定、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重要基石。
“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持續發展和深化中俄關系,是傳承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應有之義,是雙方彼此成就、促進各自發展振興的必然選擇,也是捍衛國際公平正義、推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的時代呼喚”。習近平主席的深刻論斷,揭示了中俄關系的時代價值。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俄關系高度、維度、韌度的不斷提升,必將為世界和平和安全注入更多穩定性,為全球發展繁榮提供更強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