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文 | 沈夏珠 江西師范大學新時代強軍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求是》雜志日前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文章強調,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團結奮斗是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黨和人民在新征程上團結奮斗提出了明確要求、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團結奮斗是力量源泉。中國人自古就認為“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懂得“民齊者強,民不齊者弱”的深刻道理。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正是通過團結奮斗,治理了桀驁不馴的千百條大江大河,開墾了物產豐富的廣袤糧田,建設了星羅棋布的城鎮鄉村,發展了門類齊全的產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創造了壯麗輝煌的中華文明。新時代,14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始終發揚團結奮斗精神,形成競相奮斗、團結奮斗的生動局面,一定能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建設好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團結奮斗創造幸福。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幸福,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團結奮斗出來的。團結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斗者是精神最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正如馬克思所講:“歷史把那些為共同目標工作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稱為最偉大的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為人民不懈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做到同甘共苦、樂在其中。
團結奮斗是必由之路。“人心齊,泰山移”。中國“愚公移山”的故事感動激勵了一代代人。毛澤東同志曾經號召全黨全國人民弘揚“愚公移山”精神,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歷史經驗表明,推翻“三座大山”,實現國家新生、民族獨立、人民解放,靠黨和人民團結奮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也要靠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當前,中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也處于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階段,隨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拓進,國內外的一些敵對勢力就會加倍施壓和竭力破壞。新時代,中國人民更需要發揚“愚公移山”的不畏強敵、團結奮斗精神,堅決克服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黨和人民依靠團結奮斗贏得過去,也要依靠團結奮斗創造未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要賡續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蘊的團結奮斗精神,凝聚起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和發展動力,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作者系江西師范大學新時代強軍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沈夏珠)
編審:唐華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