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天然優勢
文 | 王萌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現代化是人類文明發展與進步的顯著標志,也是近代以來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國情的中國特色,開創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和國家治理新范式,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開拓了路徑選擇,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以中國和非洲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發展,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特別是非洲國家近年來正在經歷新的覺醒,希望找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并把前途和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這一新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堅定同非洲兄弟站在一起,支持非洲國家獲得思想上和觀念上的真正獨立,并幫助支持他們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加快現代化進程。
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生動展現了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廣闊前景,進一步釋放出中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全球共同發展進步的強烈信號,也充分彰顯出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天然優勢。與此同時,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已正式實施,非洲正朝著非盟《2063年議程》所描繪的光明前景加速前進,全力建設和打造和平、團結、繁榮、自強的新非洲。中非雙方共同追求更美好未來的愿景,使“中國夢”與“非洲夢”再度交融,促使中非更緊密合作。中非在現代化進程方面的共同特征則愈加彰顯了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事業的天然優勢。
第一,中非共創現代化事業具有人口規模巨大的共同特點。人口規模巨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奠定了龐大的市場優勢,特別是內需規模。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決定》,進一步部署了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改革舉措,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進一步推進提供了堅實依托。非洲是全球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根據法國國家人口統計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攀升至24.85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隨著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和非洲大陸自貿區建設持續推進,非洲人口紅利有望進一步疊加釋放,這也將為非洲現代化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中非共創現代化事業具有實現共同富裕的共同向往。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時代十年,面對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等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根據聯合國最新數據,2023年約有7.33億人面臨饑餓,其中非洲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面臨吃飯難問題。非洲素有團結、平等、正義的傳統價值觀,構成了泛非主義的道德與意識形態根基。面臨實現減貧發展、縮小貧富差距的緊迫任務,非洲國家更加期待學習中國成功發展經驗,希望通過深化中非友好互利合作早日徹底擺脫貧困,走向共同富裕。
第三,中非共創現代化事業具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共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非洲擁有世界上30%的礦產儲量,12%的石油儲量,以及8%的天然氣儲量,是公認自然資源豐富的大陸。但同時,非洲也面臨資源過度開采、環境退化、生態系統破壞等嚴峻挑戰,其對于克服“資源詛咒”、應對環境及生態挑戰、追求綠色發展有著極其迫切的需求。特別是2012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之后,非洲國家普遍強調將綠色經濟確立為國家發展的優先選擇,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道路上不斷邁進。
第四,中非共創現代化事業具有和平發展道路的共同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堅持以和為貴,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在對現代化道路的艱辛探索中,中國堅決摒棄“國強必霸”的錯誤邏輯,絕不效仿西方國家通過經濟剝削、軍事擴張實現現代化的血腥模式,堅持走出一條和平發展的新道路。而和平安全問題是限制非洲發展的重要一環。非洲人民長期經受軍事政變、暴力沖突、恐怖主義摧殘,對和平的珍視和對發展的渴望尤為深切。非盟《2063年議程》強調實現非洲的和平安全的重要性,為非洲現代化事業注入了穩定動力。
第五,中非共創現代化事業具有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共同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時代十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精神文明建設放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位置,將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向更高水平。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要實現經濟的增長,更注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非洲擁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明,非盟《2063年議程》提出強大文化認同、共同傳承、共享價值觀和道德觀,彰顯非洲發展的精神屬性,將為非洲現代化提供精神動力。
中方發布的《支持非洲工業化倡議》《中國助力非洲農業現代化計劃》《中非人才培養合作計劃》三大舉措涵蓋了非洲實現現代化迫切需要的領域,充分展現出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持非洲一體化和現代化建設的誠意。在習近平主席和非方領導人的共同引領和推動下,中非雙方始終聚焦合作,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已實現深度對接,中非正攜手落實“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九項工程”,在實現經濟發展和民族振興的道路上不斷拓展合作新領域,持續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創造新成就。
實現現代化是世界各國不可剝奪的權利。相似的歷史遭遇、共同的歷史使命以及攜手開創現代化事業的天然紐帶,將中國與非洲緊密聯系在一起。中國始終堅定支持非洲國家和人民自主選擇的現代化道路,并愿做非洲現代化道路的同行者。未來,凝聚起28億多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的中非雙方,必將以中非現代化助力全球南方現代化,以雙方在經濟、科技、文化等多領域的深度合作助力全球治理體系的完善與發展,共同推動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譜寫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