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巴西的貿易霸凌意在“殺一儆百”?
近期,美國對巴西的貿易霸凌不斷加碼,且在多個領域重拳出擊。7月9日,特朗普政府宣稱美巴貿易“極不公平”,再次提高了對巴西加征關稅稅率,從10%直接增加到50%,自8月1日起適用。巴西將成為迄今被美國征收最高關稅的國家。
此外,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7月15日宣布對巴西發起“301調查”,重點審查巴西即時支付系統Pix。7月18日,美國又以巴西當局對其前總統博索納羅進行非法檢舉為由,撤銷多名巴西法官及家屬的赴美簽證,并要求巴西立即停止針對博索納羅的“獵巫行動”。面對美單方面關稅勒索、貿易霸凌和政治脅迫,盧拉政府態度強硬,行動果斷,決定啟用《經濟互惠法案》,根據對等原則對美國進行反制。此番美巴間經濟外交風波將如何體面收場,各方仍在謹慎觀望。
特朗普此次對巴西打出“組合拳”,不惜下重手、下狠手,是典型“經濟工具武器化”操作,實質是以經貿手段實施政治訛詐,其背后暗含多重戰略考量。
其一,壯大極右翼政治聲勢,壓縮左翼施政空間。有“熱帶特朗普”之稱的博索納羅在上屆巴西大選中以微弱劣勢敗北,如今有意再次角逐2026年總統競選,但目前因身陷司法調查被暫時取消參選資格。特、博二人私交甚密,均是全球極右翼陣營的代表人物,也是“保守派政治行動會議”的常駐嘉賓。在經歷“第二次粉紅浪潮”后,拉美政治光譜趨向左轉,呈左進右退態勢,左翼國家在體量和數量上出現躍升。在美國全球戰略部署收縮和戰略焦慮情緒上升背景下,為鞏固其在西半球霸權地位及勢力范圍,特朗普政府亟需在拉美扶植更多親美勢力,建設更多支點國家。而巴西則是繼阿根廷之后美國又一重點關注對象。
其二,打壓“去美元化”進程,遏制金磚國家發展壯大,破壞全球南方團結協作。這次特朗普發起新一輪關稅攻勢,恰逢金磚國家年度峰會在里約落幕。盧拉作為“去美元化”議題的重要推動者,在多個場合公開抵制對美元依賴、呼吁實行本幣結算和建立新的貿易貨幣。此舉被特朗普視作對美在全球貿易、國際金融體系以及全球治理中主導地位的挑戰。本屆峰會上盧拉對美元霸權的抨擊又一次刺痛美國政客敏感神經。盧拉直言“世界不需要皇帝”,不點名批評特朗普“關稅大棒”,成為本輪美對巴加征關稅的導火索。此外,特朗普威脅將對支持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額外征稅,暴露出美國對金磚陣營壯大的深層焦慮,希望通過施壓巴西以實現“殺一儆百”效果,遏制新興大國崛起,削弱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凝聚力向心力。
而此次盧拉選擇正面“硬剛”的底氣來源于巴西手中有牌可打。近年來,巴西一直推行貿易多元化政策,巴美經貿依存度逐年下降。2024年,巴西對美國的出口份額已驟降至約12%,而中國則憑借28%的份額成為巴西主要貿易伙伴。而且,在過去15年間,巴西在與美國的商品與服務貿易中累計逆差超過4100億美元。因此,巴西也成為極少數對美國保持貿易逆差卻被強征關稅的國家。由此可見,美國所謂“不公平貿易”說辭沒有事實支撐,其懲罰性關稅政策更缺乏道義支持,是赤裸裸的貿易霸凌。與此同時,在技術操作層面巴西政府也擁有諸多選項,包括可能限制在巴西運營美企的股息支付、停止承認美國制藥公司在巴西的專利保護、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征收數字服務稅、收緊對美國公民入境巴西的限制等。但具體執行操作還需經過內部復雜討論,權衡各方利弊。
可以肯定的是,當前巴美關系中的結構性矛盾正愈發突出,必將加速巴西全球戰略的“向東轉”“向南看”。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秉持“美國優先”理念,執意推行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霸權主義,同巴西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訴求存在根本分歧,雙方矛盾難以彌合。另一方面,此次關稅危機恰是巴西深化與金磚國家合作、推進全球南方戰略協作的重要契機。作為全球南方的重要代表,巴西在面對美國關稅施壓和政治脅迫時,應保持戰略自主,堅定維護國家利益。這將深度考驗巴西政府及盧拉本人的政治智慧。(作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研究所章婕妤)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