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想搞亂南海、攪亂地區,人盡皆知”。上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在安理會“通過多邊主義與和平解決爭端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高級別公開辯論會上,駁斥美方代表在南海問題上對中國的無端指責。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域外國家罔顧南海問題的歷史經緯和客觀事實,頻繁挑動南海局勢,到處搬弄是非、挑撥離間,損害地區國家互信。
國際輿論場中的南海,似乎總離不開“爭議”“摩擦”甚至“劍拔弩張”等標簽,此類別有用心的炒作讓國際社會對南海形勢產生了錯誤認知。這樣的渲染完全不符合實際,也不利于地區發展。
南海沖突對抗的虛假敘事,根源來自個別西方國家和媒體的長期扭曲抹黑,其操縱敘事手法早已“爐火純青”:要么無中生有,捏造南海存在“航行自由”等問題;要么顛倒黑白,將中國正當合法的維權行動污蔑為“以大欺小”;要么小題大做,將單個海上事件放大為“地緣危機”,甚至炒作“南海將爆發戰爭”。域外國家編織這套敘事,目的就在于煽動地區不安、猜忌和對抗情緒,人為制造緊張,為其插手地區事務、強化地區軍事存在尋找借口,服務其遏制中國發展的地緣目的。個別地區國家的政客為撈取政治籌碼、迎合域外國家,故意在海上“碰瓷”“賣慘”,更助長了這一虛假敘事的蔓延。
南海的真實面貌,是和平、對話、合作始終占據主流。與世界其他海域相比,南海長期保持穩定,每年數十萬艘商船自由安全航行,區域經濟活躍繁榮,成為亞太乃至世界發展的高地。盡管存在分歧,中國同東盟國家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管控爭議、深化合作,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取得越來越多的積極進展。中國已同南海當事國實現涉海機制性對話的全覆蓋,與印尼穩步推進海上共同開發,與馬來西亞探討海上務實合作。中國和東盟國家致力于全面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海洋科研、海洋環保、海上執法等諸多領域開展合作,不斷加快“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力爭早日達成富有實質內容、行之有效的“準則”。
塑造南海新敘事,不僅是糾正偏差的需要,更是引領塑造地區美好未來的需要。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彌足珍貴,必須牢牢守護,維護好共同的發展環境,絕不能把地緣沖突引入南海。如果讓虛假的負面敘事主導輿論,地區國家就會在猜忌、防范中彼此消耗,原本可以解決的分歧將被放大,原本可以推進的合作將被干擾,“南海沖突”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危害地區的發展前景。
不久前,王毅外長在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上提出構建和平、穩定、合作的南海新敘事,引發地區國家普遍共鳴。域外一些國家總是對南海指手畫腳,唯恐南海不亂,地區國家對渲染南海虛假敘事的“老戲碼”看得越來越清楚,反對將南海作為大國博弈的“角力場”,有意愿共同構建和平穩定合作的南海新敘事。正如王毅外長所言,地區國家談南海問題越來越平和,越來越有信心,這應該成為常態。
王毅外長的倡議,正是要號召地區國家為南海敘事正本清源,打破舊框框,塑造新氣象。地區各國的媒體、智庫和學者也應成為南海新敘事的講述者,共同參與挖掘、講述、傳播關于南海交流、友好、合作的故事,向世界展現一個真實立體、生機勃勃的南海,為地區發展繁榮營造健康的輿論氛圍,為將南海打造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而努力。(作者是國際問題觀察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