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80年后的今天,人類又一次處于十字路口:要和平與發展還是戰爭與倒退,要開放包容還是封閉孤立,要合作共贏還是你輸我贏。
當前,只要打開各大平面媒體或瀏覽各大網站,首先映入眼簾的景象是狼煙四起:關稅戰、貿易戰、單邊主義、威脅恐嚇,制裁施壓的消息頻頻占據頭條。歐洲、中東等地區的戰亂不減反增。一個主權國家的核設施遭受轟炸,開創惡劣先例。而加沙地帶長時間深陷觸目驚心的人道主義災難……
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常言道,如果你手握榔頭,看到的一切都是釘子。華盛頓的關稅大棒將世界一分為二:一邊是美國;另一邊是其他國家。作為盟友,澳大利亞也難逃厄運。華盛頓將關稅武器化嚴重侵犯各國正當權益,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正在摧毀戰后國際經貿秩序。
面對美國式的霸凌、訛詐,中國不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且幫助世界各國維護人民的正當利益,維護以世貿組織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中國不輸出發展模式、不輸出意識形態,創造的卻是無與倫比的機會。作為世界第二大消費市場,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為世界繁榮提供強勁動力。
盡管外部環境風高浪急,中國式現代化穩步推進。今年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3%,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針對日益增多的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中國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全球發展、全球安全、全球文明三大方面共同發力,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近日,中國還與國際社會共同發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動計劃》,呼吁各方采取切實有效的舉措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治理。
當今地球上有80多億人口。發達國家只有10億左右,還有約10億人處于貧困或饑餓狀態,貧富懸殊明顯。如何消除貧困,推動全球實現普惠、可持續發展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嚴峻挑戰。本人有幸作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人類發展報告》咨詢委員會專家,曾多次參加在聯合國舉辦的關于人類發展的研討會。
中國致力于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可靠力量。越來越多國家和民眾認同中方的立場,贊賞中方在國際上伸張正義。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團結合作,共同維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
多邊主義才是解決世界難題的必然選擇,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澳均為亞太地區的重要國家,是搬不走的鄰居,加強友好合作,符合兩國和亞太地區人民的利益。然而,“幸運之國”澳大利亞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澳式焦慮”:“被拋棄的恐懼”與“亞洲的煩惱”糾纏交織,滋生“身在家園心似客”的身份危機。
這種焦慮投射到澳大利亞的對外關系上,塑造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及亞洲的觀感,增添了中澳關系的復雜性。難怪有的澳大利亞輿論和政客熱衷于渲染“中國威脅”,博取眼球,賺取流量。從總體上看,中澳建交半個多世紀以來,關系良好。而最大啟示就是平等相待、求同存異、互利合作。
中國連續16年成為澳大利亞最大貿易伙伴,雙方的貿易量比澳大利亞與日本、韓國、美國及印度四國貿易總和還要大。不僅如此,澳大利亞的大部分順差來自于對華貿易。而且,中國式現代化必將在未來為澳大利亞的經濟和貿易繁榮創造獨一無二的機會。這充分體現了中澳的本質在于互惠合作、相互成就、相得益彰。
中國越發展、消費市場越能釋放更大潛力,越能為澳大利亞產品提供更大的機會;同樣,澳大利亞越發展,越能為中國繁榮提供更多的機會。不久前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對華訪問取得成功,為雙邊關系注入新的動力。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澳雙方首先要持續增進戰略互信;二是要深化拓展互利合作;三是要廣泛培植人民友誼;四是要共同應對風險挑戰。阿爾巴尼斯總理表示,澳方十分珍視對華關系,推動澳中關系發展,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地區穩定與繁榮。在訪華期間,阿爾巴尼斯重走惠特拉姆總理半個世紀前走過的長城,稱贊惠特拉姆與中國建交的遠見與勇氣。
阿爾巴尼斯總理訪華前在一次演講中說,要以“澳大利亞方式”與世界打交道。雙方均要切實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奮力開啟更富有成果、更加具有活力的中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第二個10年。
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作為曾共同抗擊法西斯侵略者的同盟軍,中澳在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方面均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而且,中澳在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自由貿易、開放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綠色產業、促進醫療技術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均有廣闊的合作空間。雙方共同努力,中澳合作完全可以更上一層樓!(作者是中國駐布里斯班總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