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近日在上海落下帷幕。本屆ChinaJoy上,“出海”成了關鍵詞。今年上半年,中國游戲企業自研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95.01億美元,同比增長11.07%。在游戲出海成為新風口的大背景下,提升中國游戲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已是行業的一大剛需。中國游戲公司在海外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如出海地的政策法規、海外運營中遭遇的針對性政策,以及海外游戲相關法律的頻繁變動等。因此,如何更好地應對游戲出海過程中必須面臨的運營監管、數據傳輸等關鍵問題,成為當下中國游戲出海的焦點。其中尤其存在三大誤區。
第一,機會主義的“合規無用論”。2025年1月18日,中國某款知名游戲在美國被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以未成年人系列問題(數據、戰利品箱模式、概率披露等)提起訴訟,相關企業選擇以2000萬美元的金額和解。1月19日,中國某知名社交應用在美國暫停服務,其關聯公司的游戲也受到波及并停止美國服務器運營。這一系列“突然”出現的事件背后,地緣政治因素無疑是一大原因,但這不是“合規無用論”的理由。
“如果是地緣政治因素,那么再怎么合規也沒有用,如果沒有足夠知名,外國監管也不會注意到我們”“我們在大部分國家沒有設主體,罰無非就是罰錢,會有一定的概率,等罰了再說”“很多知名的游戲都沒有做合規,我們也沒必要做”……這類“合規無用論”在中國游戲企業出海過程中長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一些“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出海游戲企業甚至一度裁撤海外合規部門人員。然而,不少游戲企業都為這樣的機會主義認知付出了慘痛代價。
第二,刻舟求劍式的經驗主義。一些游戲出海企業更多看重海外地區的發行經驗,而忽視了海外監管的政策和框架每年都在發生巨大變化。比如,2022年之前,美國在世界游戲監管中的排名與2024年排名一致,都位列第二,其監管重點都在知識產權侵權、《數字千年版權法》投訴、應用市場、投資等方面,這也導致大部分中國游戲出海企業認為美國只關心知識產權。然而,從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2022年發布的“黑暗模式指南”(黑暗模式,又稱詐欺性設計模式,指的是互聯網企業通過精心制作的用戶操作界面,欺騙用戶進行“失誤”操作,例如在購物時購買價格過高的保險或重復訂閱等——筆者注),以及當年同樣以億級美元與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達成和解的美國本土知名游戲企業EPIC《堡壘之夜》的案件,都表明美國對游戲的監管重點已涉及未成年消費者等問題。
從2023年開始,美國對游戲的監管重點就明確為“概率玩法、消費者保護、未成年人保護和數據安全”。美國本土知名游戲企業EPIC被嚴厲處罰的理由,就包含“沒有未成年人的年齡填報環節”“明知有未成年人,但沒有彈出家長同意環節界面”等諸多細節問題。顯然,如果還以2022年之前的經驗主義眼光看待美國的游戲監管政策,那么即使知識產權合規做得再好,也還是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第三,照搬照抄的盲目主義。一些中國游戲企業會簡單借鑒EPIC等美國本土知名游戲企業的經驗,卻并不知道即便是EPIC這樣有著全球影響的大企業同樣也被美國監管機構處以過巨額罰款。實際上,基于游戲類型、游戲氪金機制、游戲內未成年人的數量等綜合考量,不同游戲公司的合規思路需要有所差異,盲目借鑒“形式”而不細究“原因”,極容易犯下盲目主義的低層次錯誤,直接影響自身的商業利益和接下來的發展。
總之,任何游戲企業的深層次出海都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嚴峻挑戰。在國家層面鼓勵游戲出海的大背景下,中國游戲企業尤其需要避免以上三大誤區,以合規為基本前提,將中國游戲打造成為深受全球玩家歡迎的世界性文化IP,凝聚更多共同的文化經驗和文化共識。(作者分別是北京元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