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松綁,讓基層干部輕裝前行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
基層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是連接黨和群眾的橋梁紐帶。然而,名目繁多的考核、文山會海、過度留痕等形式主義頑疾,讓基層干部疲于應付,嚴重制約了治理效能提升。基層減負的最終目的是讓基層干部卸下包袱,激發其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若干規定》針對“負擔過重、手腳被縛”的困境,以制度之力為基層干部卸下“枷鎖”,打通政策執行的“堵點”,讓干部們能輕裝上陣、真抓實干。
精簡文件,破“文山”之困。嚴控數量與篇幅,實行發文計劃管理、總量管控和立項制度,嚴控臨時性、配套類、分工類發文。明確各類文件字數上限,倡導開門見山、直奔主題的文風,杜絕冗長空洞。強化動態監管,嚴防“白頭文件”“便函白頭”等變相發文行為,對超發、濫發單位及個人進行約談提醒。采取有力舉措,促進文件“瘦身”提質,使基層干部從繁復的收發、傳閱中解脫,將精力真正投入到政策落實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上,提升“最后一公里”執行力。
精簡會議,解“會海”之擾。嚴格實行會議計劃管理,制定年度計劃并明確主題、范圍及時長,大力壓縮會議規模,減少陪會,避免無關人員參會,確保討論聚焦、決策高效。強化效果導向,建立會議效果評估機制,對議定事項落實情況進行跟蹤問效,杜絕以會議落實會議。從會桌走向田間地頭、百姓身邊,讓基層干部有更多時間深入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實現從“會議多”到“效率高”的切實轉變。
考核“瘦身”,減頻次重實績。統籌安排督查檢查考核活動,合并內容相近項目,避免多頭重復、層層加碼。推行年度督查計劃管理,明確頻次上限和范圍。以數字賦能減負,引入數字化平臺整合數據,實現一次采集、多方共享,大幅減少基層反復填表報數負擔。強化跟蹤督查,通過隨機抽查、群眾滿意度調查等方式檢驗實效。將基層干部從迎檢壓力中解放出來,將精力集中到解決實際問題、提升服務質量上,以制度護航基層減負增效。(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