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憑闌:有形有神,更有現代范兒
“九河下梢天津衛”,是歷史的記憶;“最愛笑的城市”,是網友給出的昵稱。在即將迎來上合組織天津峰會的初秋,天津,又是什么模樣?
“看,這夜景,跟電影大片似的!”暮色四合,海河之上流光溢彩,“津眼秀”“津門秀”“津鐘秀”輪番上演,色彩、亮度動態變化,冷暖光調精心調配,將建筑、橋梁、碼頭繪入城市夜景,城市地標、人文景觀在光影中交相輝映。科技感與煙火氣共生,現代都市的筋骨與氣質,在每一幀流光里呼之欲出。
這是天津的夜色,也是“現代”二字的體現。正如一位網友評價,“這里的夜晚,讓現代范兒具象化了。”形神兼備,方為大美。既有流光溢彩的眼前之“形”,更有意蘊悠長的內在之“神”,形與神相得益彰,年輕態與精氣神內外兼修,這是人們期待的家園,也是現代化大都市應有的樣子。上合組織天津峰會召開在即,站在世界聚光燈下,我們要回答的,是一道歷史與現代交融共生的時代命題。
塑形,重在品質。隨著建設工程有序推進,截至今年8月中旬,我市已有50座地鐵車站展露新顏,車站周邊道路恢復工程全面完成,道路通暢、綠意延伸,為市民出行帶來便利。以天塔站為例,在站點毗鄰天塔湖居住區及風景區一側,配套設置休閑坐凳、花池等設施,而在連接商業區的另一側,則采用大法桐搭配地被植物的組合,避免遮擋商業視野。煥新更新,賦景賦能,意味著對城市業態、功能、品質的鍛造,帶來的正是區域發展和美好生活的有機統一。
凝神,更需創新。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止于“形”,更在于“神”。這份神韻,體現在歷史底蘊的創新表達、人文素養的全面提升。漫步在五大道,這里小店林立,與歷史街區融為一體,有的把天津人獨有幽默融入店面招牌,讓人會心一笑;有的將獨特建筑、美食文化融入文創產品,令人愛不釋手……城市的吸引力,往往在于它的“獨一份”。善于把故事變場景,把流量變增量,把文化底蘊轉化為文化產業,在歲月中積淀的個性化氣質不僅能夠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也能塑造怡人的城市氛圍。
從韻味出發,把需求落地,創新場景與模式,把城市的這份“特”展現出來,正在賦予城市更鮮活的生命力、更獨特的感染力。(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