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2007年7月2日拍攝的照片顯示,幾名科學家在西伯利亞薩列哈爾德市觀察這具小猛犸的尸體。 一名俄羅斯牧民在西伯利亞薩列哈爾德地區(qū)凍土層挖掘出一具保存完好的猛犸寶寶尸體,據估計已在凍土中埋了大約9000年。新華社/路透
嬰兒猛犸“萊巴”(Lyuba)
嬰兒猛犸“萊巴”(Lyuba)
據國外媒體報道,俄羅斯科學家聲稱,他們利用CT機獲得了一只4月大嬰兒猛犸尸體最詳細的內臟圖像,并計劃完成它的基因繪圖。
2007年,俄羅斯北極地區(qū)一位獵人發(fā)現了這具猛犸尸體,并以他的妻子之名命名,這是現今保存最完好的史前哺乳動物尸體。今年1月,這具猛犸尸體從日本運回俄羅斯,科學家使用CT(computer tomography)技術對這具嬰兒猛犸進行掃描。負責該研究項目的俄羅斯科學院動物協會副局長亞歷克斯·蒂克霍諾維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猛犸內臟器官,從科學研究觀點上講,這是非常重要的。”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具雌性幼年猛犸保存非常完好,它的心臟完整清晰,帶有心室和心房,同樣它的肝臟和血管也保存得很好。這不僅是最完整的猛犸尸體,也是迄今發(fā)現最完好的史前哺乳動物標本。”
猛犸在冰河時期就已滅絕,通過對萊巴檢測發(fā)現它只有3-4個月大,還處于哺乳發(fā)育階段,它死于3.7萬年前,死亡地點是現今俄羅斯北極的亞馬羅-南奈特斯克地區(qū)。當時,科學家對這具猛犸尸體的發(fā)現非常興奮的原因是雖然萊巴的體毛已褪但其皮膚保存完好,這樣避免了它的內臟器官遭受現代細菌的侵噬。
蒂克霍諾維稱,CT掃描技術對萊巴的內臟提供了清晰三維成像,顯示它并沒有受到傷害或骨折。依據掃描結果科學家認為它的氣管和消化系統是被淤泥堵塞,很可能是溺水而死。
蒂克霍諾維同時是圣彼得堡市動物學博物館負責人,他稱這具完整的猛犸對科學研究的貢獻遠不止于此。他在電話采訪中說,“如果我們在不冷凍的情況下對該尸體進行活組織切片檢查,有可能會有遺傳學和微生物學上的重大發(fā)現。我認為這具猛犸的基因繪圖將在1-2年內譯解,通過萊巴的深入研究,我們將掌握對任何史前滅絕哺乳動物的基因解碼分析方法。”
他說,“猛犸死于早期人類出現的冰河時期,雖然我不知道目前是否有人試圖復制猛犸,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馬達加斯加島和新西蘭島上的遠古巨鳥、史前海牛等滅絕物種將會重返地球。”
萊巴的尸體現保存在一個特殊制造的容器中,保持零度以下的溫度避免尸體腐爛分解。不久它將飛機運往亞馬羅-南奈特斯克地區(qū)的薩列哈爾德市。蒂克霍諾維說,“今年夏天這具猛犸尸體將在薩列哈爾德進行展出,現已為它準備了一個特制零度以下的恒溫玻璃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