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紀錄刷新器,更是跳動的城市之心
新華社廣州5月14日電(記者王浩明、田宇、王沁鷗)11日晚,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在廣州落下帷幕。當天河體育場的燈光熄滅,白色的終點線不語,卻已見證了多個紀錄的誕生。
歷時兩日的比賽中,中國隊打破兩項全國紀錄,獲得四個項目的東京世錦賽資格,收獲滿滿。世界田聯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本次賽事刷新1次賽會紀錄、9次今年世界最好成績、2次大洲紀錄、20余次國家(地區)紀錄。
5月11日,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舉行的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男子4X100米接力資格賽第二輪比賽中,中國隊以38秒03的成績獲得小組第一,獲得東京世錦賽參賽資格。新華社記者 李明 攝
1次刷新賽會紀錄。美國隊在4X400米混合接力決賽中,以3分09秒54的成績刷新賽會紀錄,比原紀錄快了1秒多。
9次創造今年世界最好成績。其中男子4X100米接力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績被多次刷新,預賽中南非隊和日本隊先后跑出了37秒84,決賽中南非隊又將成績提高到37秒61。
2次打破大洲紀錄。澳大利亞隊在4X400米混合接力的預賽中先是將大洋洲紀錄從3分17秒00大幅提高到3分12秒34,決賽中再將其刷新至3分12秒20。
20余次刷新國家(地區)紀錄。其中中國隊在男子4X400米接力預賽跑出3分01秒87的成績,比此前3分03秒47的全國紀錄快了將近2秒;4X400米混合接力隊跑出3分13秒39,將3分17秒41的原紀錄提升了4秒多。
5月11日,美國隊在混合4X400米決賽中以3分09秒54的成績奪得冠軍并打破賽會紀錄。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如果沒有在現場或者屏幕前觀看比賽,有人會認為能這么多次打破紀錄,比賽一定是在非常好的天氣條件下進行的。
“第一天并非最理想的比賽條件。”世界田聯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科足夠委婉。事實上,10日晚6點30分,按照計劃,首個比賽日的首場比賽發令槍即將響起,廣州天河依然大雨如注。
很多觀眾進場時都充滿疑惑地詢問:“這還能比嗎?”
此刻,嘉賓已經坐上看臺,運動員已經在檢錄區等候,在賽事運行指揮中心,來自廣州市、天河區的各部門的工作人員都在緊張關注著情況。
如果按期比賽,大雨中跑道濕滑,導致大批運動員摔倒受傷怎么辦?會面臨很多不確定的風險。
“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小時降雨將轉弱。”在經過研判后,組委會決定:“賽事按計劃舉行!”
5月10日,在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男子4X400米接力預賽中,中國隊以3分01秒87的成績打破全國紀錄,排名預賽小組第二,獲得東京田徑世錦賽參賽資格。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在場內,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迅速清理積水。
當時,天體的跑道供應商同欣體育聯席總裁陳晨正站在場邊,他發來一段語音,語氣顯得很平靜:“跑道本身的紋路就是排水的,而且是有坡度的,雖然雨很大,但一停了排水會很快的。”
發令槍響,運動員如一簇簇離弦的箭飛出。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回肚子里。
一個著名的體育場,必定會見證幾次體育巔峰時刻,有人在這里登上亞洲之巔,有人在這里突破人類極限,而這夜的天河體育場,就是泡在大雨里的紀錄刷新器。
5月11日,在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男子4X400米決賽中,南非隊以2分57秒50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第二天,天朗氣清,一個個紀錄再次告破。
夜深,天河體育場恢復了寧靜,而它周邊的天河路商圈,依然燈火璀璨。剛看完比賽的觀眾們三五成群,填滿了大排檔和小酒館,一碗海鮮砂鍋粥下肚,和朋友們“吹吹水”(粵語里“聊天”的意思),便是一個愜意的周末。
誰又能想到,40年前,這里還是一片綠野。
38年前的1987年,作為全國第六屆運動會主場館的天河體育中心落成,彼時作為廣州東部郊區的天河區,正式開啟了一扇時光之門。
六運會、九運會、廣州亞運會、中超聯賽、亞冠聯賽……一場場賽事,觀眾的歡呼聲如大海潮起潮落,正是天河崛起的節拍器。
這次世界田聯接力賽的發令槍,按下了天河體育中心的又一次軟硬件升級后的重啟按鈕。
5月11日,在2025年世界田聯接力賽女子4X400米接力決賽中,西班牙隊以3分24秒13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宋彥樺 攝
11月9日,這里將第三次承辦全運會的比賽;4月底,在十五運會倒計時200天之際,廣州國際體育嘉年華啟動,圍繞288項賽事和活動,將“全民全運”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激發體育消費潛力。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副主任、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朱小燚介紹,廣州將以煥然一新的天河體育中心、天河路商圈為核心區,打造“全民全運嘉年華·商都商圈共歡騰”的消費大場景,釋放消費潛力,讓城市“動起來”、經濟“活起來”、百姓“樂起來”。
比賽結束翌日,天河體育場周邊保障賽事的圍網已經不見蹤影,市民們伴著朝陽,踏出開啟新一天的步伐,他們腳下的跑道,是與場內頂級運動員腳下同款的塑膠跑道。
體育中心,不僅是體育的中心,更是一個城市跳動的心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