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 | 數字技術讓城市有“智”更有“質”
在高溫天氣里煉焦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光靠想象,似乎就能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滾滾熱浪。
6月13日,行進中國調研采訪團走進位于山西臨汾的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集控中心,由40個實時畫面組成的屏幕占據了集控中心的一整面墻壁,各類設備正在有序運轉。與傳統印象中工人身著阻燃服在爐前揮汗如雨的場景不同,這里涼爽又安靜。
一鍵煉焦操作工韓海燕坐在電腦前,輕點鼠標,裝煤、推焦、攔焦、接焦、熄焦等工序便自動完成。通過大屏幕記者看到,500米外的煉焦現場,氧槍自動下降,物料精準投入,焦爐內火光升騰。
集控中心內正在工作的操作員。人民網記者 董童攝
“以前每班至少需要8個人才能操作完成各項作業,工人們要位于焦爐生產一線,夏天熱得空調都不管用。”晉南鋼鐵集團焦化廠生產科負責人說,現在僅需一名操作人員就能在集控中心遠程控制生產全過程。
晉南鋼鐵技術中心副主任荀志偉進一步補充,自2022年5月智能“一鍵煉焦”技術正式投入運行后,真正實現了裝煤、推焦、攔焦、熄焦四大車無人值守,并且企業在相同能耗條件下,每日能多產出300噸焦炭,從而帶來7萬元的額外效益。
室外煉焦現場。人民網記者 董童攝
記者隨后來到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感受精密“智造”的魅力。全球每生產3臺冰箱或空調,就有1臺的核心零部件來自這里。
機器人可根據指令為流水線上每一個需要的崗位送去工具,每個車間、每條生產線的產品數量、質量、成本分析都可直觀展示,無人駕駛叉車的定位和載重信息可實時回傳,廠區設備可實時檢測分析……山西華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我們可以對3000臺以上的設備數據進行直采,人、財、物、能這些核心數據都能進行采集,真正掌握了運營的大數據、真數據和準數據。”
華翔5G+工業互聯網平臺。人民網 張超寧攝
數字技術不僅賦能傳統工業,也在深刻地改變著現代生活。
與往年同期相比,今年游客數據如何變化?此時此刻停車場的使用情況如何?在云丘山景區智能指揮調度中心的綜合性可視化大屏上,各種數據一目了然。
云丘山景區打造了大數據分析、綜合管理、可視化監測及應急管理、游客服務等平臺,可為景區運營提供決策支持,便于景區管理調度資源,促進旅游管理規范化、科學化、智能化。
“依托‘5G+智慧景區’,康家坪、塔爾坡等深山里的古村落漸漸‘走出去’,村民開啟了直播帶貨之路,展示當地自然人文特色,吸引游客來體驗鄉居生活。”云丘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說。
自主研發交通安全管理小程序,通過建立交通違法電子檔案、在線共享執法信息,有效破解交通安全治理難題;做強智慧梨果、智慧菜谷,打造曲沃、隰縣兩個智慧農業示范縣……臨汾正推動數字治理向文化旅游、交通安全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拓展,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享受智慧生活。
臨汾市堯都區高新區云商產業園。人民網 馬夢迪攝
近年來,臨汾立足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以數智化發展為主線,著力推動全行業全領域全產業鏈數字賦能。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一大批數字企業選擇落戶臨汾。
從2022年開始,臨汾市謀劃建設了堯都云商產業園、臨開數字智慧產業園、侯馬“新田·智聯”信創產業園等3個數字產業園。其中,堯都云商產業園作為臨汾市數字經濟的“智匯”新高地,以大數據、云計算、電子信息、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已先后吸引了360、百信、阿里云、百度等一批知名企業落地。今年一季度,臨汾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30.11億元,增速達30.2%。
從“聰明”的智能煉焦車間到充滿科技感的數字展廳,從公交站牌的實時數據到古村直播里的煙火氣……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正進一步賦能臨汾的千行百業,讓更多應用場景實現產業落地,也讓美好的生產生活圖鑒加“數”而來。(劉紅、馬立明、桑莉媛、麻潞、趙芳、武笑、盧鵬宇、董童、張超寧、馬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