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第2架太空戰機發射升空 專家稱可摧毀衛星 美國空軍表示,此次試射X-37B的主要目的是測試并驗證其先進的制導和控制系統的性能和表現,特別是能否在自我導航的情況下,成功返回大氣層。
X-37B資料圖。圖/人民圖片
人民網3月6日電 美軍研制的第二架X-37B空天飛機5日從位于佛羅里達卡納維拉爾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該機型第二次執行空間測試任務。X-37B是一種無人駕駛的太空飛行器,由美國波音公司負責研制。首架X-37B曾在軌道運行了7個多月(225天)。
從外形上看,X-37B與即將退役的美國航天飛機頗為“神似”,只是身材尺寸較小。這種飛機最早由美國宇航局負責開發,后來因經費有限,轉給了美國空軍管理。無人駕駛的X-37B由火箭送入軌道,最多靠太陽能電池供電繞地球運行9個月,然后像航天飛機一樣滑行著陸。
全球首架“全自動返航并在機場著陸的無人駕駛軌道飛行器”是前蘇聯開發的“暴風雪”號航天飛機。當年,這架航天飛機至少比X-37B大了4倍以上。X-37B有9米長,4米寬,總重5000公斤,其貨倉相當于小型貨運卡車大小。
據悉,在X-37B發射升空后,所有運轉都“自動進行”,無需地面技術人員遙控。美國空軍透露,這種空天飛機將主要用來測試美軍的偵察衛星技術以及導航和控制系統可靠性。美方宣稱,X-37B可承擔軍事任務,但“不是一種太空武器”,而是用來獲取情報的“軌道哨兵”。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研制類似的小型無人駕駛空天飛機。與傳統的宇宙飛船相比,所謂空天飛機載重量大,而且能反復利用,因此效率更高。外界預測,空天飛機貨倉較大,既能充當發射和保養平臺,也可以用來襲擊敵方偵察衛星,因此是名符其實的軌道多面手。
美軍認為,未來的航天器必須具備機動能力,在面臨反衛星武器威脅時,能夠迅速改變軌道躲避攻擊;另一方面亦可藉此強化攻擊能力,可有選擇性地“俘虜” 或破壞對手的衛星。此外,航天器的高機動性有利于維修或回收其他在軌航天器,或后者補充燃料。美軍透露,首架X-37B空天飛行器發射后1個月左右就停在傾角為40度的近地圓形軌道(近地點433公里,遠地點444公里)上,并做到每4天重復經過某個地點,整個時間長達2個月,期間變軌5次,這很可能是為了驗證飛行器上搭載的偵察裝置的成像效果。
知情人士稱,在X-37B返航途中,美軍會啟動該機專門攜帶的“防泄密裝 置”:一旦這架配有大量頂級技術的無人駕駛飛機偏離預定軌道,就可通過遠程操作方式讓它在太平洋上爆炸,以免其落入其他國家手中。
分析人士指出,美軍正在借助天基平臺逐步建立可用于實戰的常規打擊能力,減少對核威懾的依賴;天基武器系統將完成從支援角色向主戰力量的過渡。美軍的做法有可能激起其他國家展開圍繞“制天權”的爭奪,此舉可能造成“和平利用太空”就此此淪為空洞無用的口號。
天文愛好者表示,美國的X-37B空天飛機不具備隱形能力,人們從地面就能輕松觀測其運行軌跡。此外,這種宇航器運行速度也不快,同時由于該機返航時需要滑行很長距離,并且最終要在跑道上降落,也增加了其被敵方摧毀的可能性。反對者因此表示,該機“沒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