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展望花生基因組測序成果在農業方面的應用
齊魯網6月17日訊據山東衛視《山東新聞聯播》報道,由我國科學家牽頭組織的花生二倍體野生種全基因組測序今天在鄭州正式宣布完成,這在全球尚屬首次。
這個項目由山東省農科院、廣東省農科院、山東圣豐種業公司等單位共同合作,以二倍體野生花生為研究對象進行測序,結果顯示,野生花生基因組中70%的堿基序列是重復的,遠遠高出國際一致認為重復度低于50%的標準,這為以后解決改善花生蛋白組分、大幅度提高花生含油量等重大技術難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國家花生產業體系首席科學家禹山林表示,怎么樣能提高高產,高產的基因和環境的作用怎么樣,現在都是零點都是空白,基因測序完了以后,這些問題都能解釋。
專家介紹,這項工作的完成,好比繪制了一張花生基因地圖,科學家可按圖索驥,培育更高產、耐旱、抗病的優質新品種,育種周期將由目前的5到6年縮短到1到2年。
不僅如此,這次測序工作還實施了民間資本參與的新型產學研模式,下一步通過花生分子育種,有望加快培育出現一些新品種,替代轉基因大豆。
山東圣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科研總監李洪杰介紹說,通過測序可以培育高產高油的新品種,爭取食用油的自給率由目前的43%左右提高到50%左右,減少對轉基因大豆的進口依賴,這應該是未來的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