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信用評級集團董事長關建中
中國評級公司大公國際25日與俄羅斯和美國的伙伴合作發起成立一個新機構,挑戰被指責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方面起到助推作用的各大評級機構的統治地位。
據美聯社6月25日報道,官員們說,世界信用評級集團旨在在行業內進行一定程度的制衡。該行業傳統上為穆迪、標普和惠譽所壟斷。
這三家評級機構因為給予抵押貸款投資產品和其他債務較高評級而受到批評。美國政府正起訴標普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危機爆發前夕在得到抵押貸款支持的投資產品的質量方面誤導投資者。
世界信用評級集團董事長關建中說,信用評級在全球經濟運行中不可或缺,顯然,目前的評級體系需要改革,引入新思維。
作為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總裁,關建中此前曾批評其西方競爭對手過于偏袒美國和歐洲政府。在2010年發布首份政府債務評級報告前,該公司幾乎無人知曉。
報道指出,大公國際、俄羅斯評級公司和總部設在美國的伊根-瓊斯評級公司各占世界信用評級集團三分之一股權。該公司初期投資900萬美元,總部設在香港。
關建中和世界信用評級集團的其他管理層人士說,他們希望吸引其他評級機構加入。他們計劃建立一個“雙評級體系”制度,讓非主權評級機構與主權國際評級機構并存發展,就如世界信用評級集團首席執行官兼俄羅斯評級公司總裁理查德·海恩斯沃思所說,讓兩種機構分別發布評級報告,使投資者能夠“看到不同觀點,并自行決策”。
伊根-瓊斯評級公司總裁肖恩·伊根說,世界信用評級集團“將對目前市場中存在的評級公司提供的某些重大假定提供急需的制衡”。
報道稱,在全球金融危機前,穆迪、標普和惠譽對復雜的、得到抵押貸款支持的投資產品給出過于樂觀的評級。當最終發現這些投資產品不像想象中那樣有投資價值后,這些機構將評級下調,因而在投資者中引發恐慌,導致美國政府斷定,如果沒有這些評級機構,危機原本不會發生。(來源:參考消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