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19日訊 第二屆中國民族音樂周(2025·廈門)將于3月21日至26日在廈門舉辦。沿襲第一屆中國民族音樂周的價值意蘊和文化理念,秉持著“打造民樂盛會、構筑學術高地、拓展美育沃土、深植文化根脈”的辦會宗旨,本屆凝聚全國300余名具有影響力的演奏家、指揮家、作曲家、專家學者以及優秀民樂人才,緊密聯動全國11所音樂學院、五所綜合性大學齊聚廈門,策劃舉辦三大板塊共計16場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系列藝術活動,涵蓋音樂會、專家講座、座談會、民族音樂進校園(進社區)、實踐調研等活動,多維呈現中央音樂學院“教創演研”一體化的綜合實力,全面探索當代民樂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開拓性成果,深化助力廈門市文化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寫下生動注腳!
本屆民族音樂周由中央音樂學院、廈門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民族音樂)、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文化和旅游局、廈門市鼓浪嶼-萬古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胡琴專業委員會、廈門市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鼓浪嶼鋼琴學校、廈門市音樂學校協辦。
八音和鳴,“花開”鷺城
專業性、時代性和人民性是民族音樂周始終堅持的核心理念,也是策劃和呈現高質量音樂會的根本方向與價值追求。本屆音樂周以七場精品音樂會為核心載體,既充分彰顯了“有歷史亦有當下,有傳承亦有創新”的文化特質與時代品格,也鮮明體現了主辦方對傳承和弘揚民族音樂的不懈追求。
音樂會從演出形式、作品選擇、演出陣容等方面,集中展現了中國民樂的歷史意蘊和當代風貌。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黨委書記于紅梅教授作為此屆民族音樂周的出品人,全面統籌七場音樂會的策劃與呈現,在作品選擇、陣容搭配及藝術表達上精益求精,為演出奠定了高水準的藝術基調,彰顯了高規格的藝術追求。琵琶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主任章紅艷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聚焦音樂會執行環節的藝術質量把控,通過精準的排練調度與細節打磨,確保每場演出的完整性與表現力。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華樂團榮譽指揮、美國印第安納南灣交響樂團桂冠指揮葉聰,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常務理事及指揮專業委員會會長王甫建教授等享譽國內外的著名音樂藝術家傾情加盟,云集中央音樂學院優秀師生的民族管弦樂團、藝境室內樂團、彈撥樂團等鼎力助陣,全面彰顯了中國民樂的最高水準和當代表達。
本屆民族音樂周規模較首屆顯著提升,音樂會由三場增至七場,參演樂團由以中央音樂學院為主擴展至全國11所專業音樂院校集體參與,演出曲目涵蓋傳統民間音樂、近現代名作和當代首演新創,這一“擴容”形成了傳統經典與現當代新作齊頭并進,地域特色與時代精神交相輝映,專業引領與校際聯動百花齊放的多維立體展演格局,充分展現了民族音樂周的廣泛影響力與民族音樂文化的蓬勃生機,彰顯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專業引領力、組織凝聚力和社會影響力。值得關注的是,以"面朝大海,四季花開"為詩意主題創作而成的委約作品《四季花開》將亮相開幕式音樂會!
承古拓今,思辨共生
學術傳承、活態保護與創新發展是民族音樂薪火相傳的三大支柱,專家講座和座談會作為本屆民族音樂周的理論基石,通過名家學者的主題研討和深度對話,持續激活傳統音樂文化的當代生命力。“紀念劉天華誕辰130周年暨中國民族音樂的當代發展座談會”和專家講座的嘉賓匯集了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原院長王次炤,音樂學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田青,文化學人、音樂家林谷芳,琵琶演奏家、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會長吳玉霞,作曲家唐建平等各個領域的重要力量,既聚焦于傳統音樂人文精神的時代詮釋與創新表達,又通過系統性、全方位、多層次的學術研討構建民族音樂當代發展的理論框架。
以美鑄魂,雅韻潤心
“中國民族音樂進校園、進社區”是對此次民族音樂周宗旨的全面踐行。中央音樂學院一直致力于充分發揮文藝的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不斷深化教育教學在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合力打造大思政一體化育人新格局。突破首屆民族音樂周的實踐形式和受眾群體,本屆音樂周創新構建“大中小學+社區”的美育共同體,以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為主體,進一步涵蓋3所中小學百余名師生和社區群眾廣泛參與,通過音樂會、講座等一體化、多維度浸潤行動,實現跨地域、跨學段音樂教育資源的深度聯動,讓民族音樂從專業音樂院校走進大中小學教室、社區廣場,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一年前的“清風細語,晨曦初綻”到如今的“四季花開,霞光漫天”,從地域性民樂盛宴到覆蓋全國的文化盛會,從一所高校與一座城市的攜手,到全國十一所音樂院校以及數所綜合性大學的協同共振,中國民族音樂周以一年為刻度,丈量出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的磅礴力量,開創出校地合作新范式,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樹立起鮮活范本。
編審:韓雅潔 劉佳
出品人:王曉輝
總監制:薛立勝
監制:蔡曉娟
制片人:王月博
主編:劉佳
編輯:韓雅潔 孫曉彤 仝選
技術支持:王岳
頁面設計:顧榕楠 張宇彤
推廣:王濤 倪靜靜 常瑤 張運興 劉倩
《向Youngπ》系列可視化產品將聚焦中外“Z世代”群體,以青年的視角認識中國道路,以青年的思想理解中國的立場,以青年的語言講好中國故事,為促進人類進步事業提供新動力。
聯系方式:86-10-88828193
86-10-88828221
電子郵件:caifang2024@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