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關注肝膽腫瘤診療新進展 共促中青年醫生成長
近年來,我國在肝膽腫瘤診斷和治療領域取得了諸多突破性進展,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狀況和預后。近日,第五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肝膽腫瘤領域學術交流舉行,與會專家們分享了肝膽腫瘤診療領域的前沿進展,也對中青年醫生的成長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在肝膽腫瘤治療領域,近年來治療理念發生了巨大變化,從傳統的手術、放化療、介入治療,逐步轉向以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為主的系統性治療。同時,多種新型靶向藥物和免疫治療方案的涌現,顯著提高了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在談到如何進一步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名譽院長樊嘉認為,“早篩、早診、早治”是提高肝癌患者五年生存率的關鍵。他建議,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提升公眾對癌癥預防和早期篩查的認知,從源頭上遏制病情發展。在臨床實踐中,要強化多學科協作,凝聚各方力量,全方位提升肝膽腫瘤的整體治療水平。此外,還需持續加大對于肝膽腫瘤基礎研究和臨床研究的投入力度,為創新藥物和治療方案的研發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我國中晚期肝癌患者比例高,超過一半的患者確診時已無法進行手術,然而,轉化治療的出現,使部分患者重獲手術機會。”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國家癌癥中心原副主任蔡建強說,在轉化治療過程中,精準篩選適宜且能夠顯著獲益的人群是關鍵。對于轉化治療獲益率較低的患者群體,醫學界正在積極探索尋找增敏藥物、創新治療方式組合等手段來優化治療效果。他認為,AI技術在肝膽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已初顯鋒芒。AI能夠快速從龐大的數據中鎖定重點人群,大幅縮短篩查周期,提高篩查效率。同時,在影像資料分析、患者病情評估等關鍵環節,AI技術有效提升了診斷速度與準確性,為臨床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樊嘉鼓勵中青年醫生勇于涉獵新知識,積極投身于臨床實踐,瞄準國際先進的技術和理念,致力于攻克臨床疑難問題,為醫學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蔡建強寄語中青年醫生要秉持務實、踏實的態度,敬佑生命、救死扶傷,全身心地投入到醫療事業之中,通過不斷學習與實踐,穩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
據了解,為推進科研成果臨床轉化,助力癌癥防控工作,激勵廣大醫務人員修醫德、行仁術,用優質的服務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人民健康聯合腫瘤防控領域權威專家學者,于2020年啟動了“人民好醫生·金山茶花計劃”,集中推薦展示了一批在肺癌、肝膽腫瘤、胃癌、食管癌、乳腺癌、婦科腫瘤、泌尿系統腫瘤、淋巴瘤、鼻咽癌九大腫瘤防治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